计算机技术 085211
一、培养目标
计算机技术领域是面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研究生的主战场,拟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计算机技术和管理人才。
具体培养要求:
1. 全日制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 全日制计算机技术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本计算机技术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3. 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学制及学习年限
全日制工程硕士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为2.5-3年,原则上全日制工程硕士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为4学年,全日制委托培养工程硕士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为5学年。
三、研究方向
1. 计算机网络技术
2. 计算机软件技术
3. 计算机应用技术
4. 信息安全技术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工程硕士课程学习的基本学分要求为32学分)
模块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备注
|
基础知识模块
|
5120361001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必修≥
8学分(“*”课程可以选择其一)
|
512036100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5120181002
|
硕士研究生英语
|
64
|
2
|
1
|
5120072003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
48
|
3
|
2
|
5120072004
|
面向对象技术 *
|
48
|
3
|
1
|
专业知识模块
专业知识模块
|
5120074001
|
高级数据库系统
|
32
|
2
|
2
|
必修≥
8学分
必修≥
8学分
|
5120074003
|
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
|
32
|
2
|
1
|
5120074005
|
软件体系结构
|
32
|
2
|
2
|
5120074007
|
人工智能原理
|
32
|
2
|
1
|
5120074008
|
模式识别
|
32
|
2
|
1
|
5120074010
|
计算机图形学
|
32
|
2
|
1
|
5120074014
|
分布式系统原理与设计
|
32
|
2
|
2
|
5120074017
|
信息安全体系结构
|
32
|
2
|
1
|
5120076008
|
高级密码学
|
32
|
2
|
1
|
5120076009
|
操作系统安全
|
32
|
2
|
2
|
5120076017
|
固件接口原理与应用
|
32
|
2
|
1
|
工程知识模块
|
5120074004
|
高级软件工程
|
32
|
2
|
1
|
必修≥
4学分
|
5120074011
|
计算机网络安全
|
32
|
2
|
2
|
5120074015
|
数字信号处理
|
32
|
2
|
1
|
5120074016
|
高级操作系统
|
32
|
2
|
2
|
5120074019
|
嵌入式系统设计
|
32
|
2
|
1
|
5120076002
|
并行计算
|
32
|
2
|
1
|
5120076003
|
数字图像处理
|
32
|
2
|
1
|
5120076005
|
多媒体技术
|
32
|
2
|
2
|
5120076007
|
计算机固件开发技术
|
32
|
2
|
2
|
综合素养
模块
|
5120367001
|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
|
16
|
1
|
2
|
选修≥
6学分
|
5120067001
|
六西格玛管理
|
32
|
1
|
2
|
5120117002
|
生产作业管理
|
16
|
1
|
1
|
5120117001
|
统计分析方法
|
16
|
1
|
1
|
5120117003
|
财务报表及其分析
|
16
|
1
|
1
|
5122017001
|
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
|
16
|
1
|
2
|
5120257002
|
知识产权与法规
|
16
|
1
|
2
|
5120187001
|
第二外国语日语
|
64
|
2
|
2
|
5120187003
|
第二外国语法语
|
64
|
2
|
2
|
5120187004
|
第二外国语俄语
|
64
|
2
|
2
|
5120004000
|
学术交流(听学术报告16 次,且本人作报告1 次)
|
|
1
|
1-6
|
实践训练模块
|
5120005000
|
校内实践训练0.5年
|
|
2
|
3-5
|
必修≥
6学分
|
5120005001
|
在企业或产学研基地实践0.5年
|
|
4
|
5120005002
|
在企业或产学研基地实践1年
|
|
6
|
五、学位论文工作的安排
1.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在第3学期内完成。应结合导师或产学研基地的科研任务进行,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
2.中期考核:中期检查必须在第4学期末或第五学期初完成;
3.成果发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进行完整的科研工作和工程实践训练,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发表学术论文或申请专利。在达到本培养方案第六项提出的成果发表要求后方可申请学位;
4.学位论文撰写:学位论文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工程设计、规划设计、案例分析、工程管理、项目管理等形式。学位论文要能够反映出作者对相应工程领域基础理论以及系统知识的掌握程度,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要立论正确、反映出解决工程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设计内容符合国家标准。论文要具备相应的学术水平和足够的工作量,一般不少于3万字。
5. 学位论文答辩:如果研究生申请答辩时未满足学校规定的在学期间取得研究成果的基本要求,但满足毕业条件,允许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答辩通过者,可先予以毕业,但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暂不审议其学位,直至在规定期限内(毕业后一年)满足取得研究成果的基本要求后,由本人再申请学位。
六、在学期间成果要求
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含导师第一,学生第二)获得受理专利或软件著作权1项,或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或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篇。研究成果第一署名单位必须为北京工业大学。
七、其他说明
1. 校内实践训练环节的形式和学分认定办法
(1)在学校工程实训平台进行累计32学时以上的工程培训、项目研究和实践训练,可以由相应管理人员认定2学分;
(2)科研训练:参加研究生科技基金,并顺利通过项目结题,可以由管理部门认定1个实践学分,但一项科技基金最多允许前3个参加者认定学分;
(3)科技竞赛:完整地参加各种校级及以上级别的科技竞赛者,由竞赛组织者或者指导教师和研究生教学秘书认定1个实践学分;
2. 产学研基地和企业的工程实践训练
(1)到校外实践基地训练0.5年,本人撰写工程实践报告,填写工程实践鉴定表, 工程实践报告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由校内导师评定;工程实践鉴定表由实习单位根据学生的工作表现签署意见并评定成绩(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两者都在及格及以上可以认定4个实践学分;到实践基地训练1年,本人撰写工程实践报告,填写工程实践鉴定表, 工程实践报告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由校内导师评定;工程实践鉴定表由实习单位根据学生的工作表现签署意见并评定成绩(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两者都在及格及以上可以认定6学分。
(2)在校外参与实际科研项目0.5年以上,本人撰写工程实践报告,填写工程实践鉴定表, 工程实践报告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由校内导师评定;工程实践鉴定表由实习单位根据学生的工作表现签署意见并评定成绩(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两者都在及格及以上可以认定4个实践学分;在校外参与实际科研项目一年以上,本人撰写工程实践报告,填写工程实践鉴定表, 工程实践报告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等,由校内导师评定;工程实践鉴定表由实习单位根据学生的工作表现签署意见并评定成绩(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两者都在及格及以上可以认定6个实践学分。
(3)在校内参与导师或实验室实际科研项目0.5年以上,本人撰写工程实践报告,填写工程实践鉴定表, 工程实践报告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由校内导师评定;工程实践鉴定表由实习单位根据学生的工作表现签署意见并评定成绩(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两者都在及格及以上可以认定4个实践学分;在校内导师或实验室参与实际科研项目一学年以上,本人撰写工程实践报告,填写工程实践鉴定表, 工程实践报告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等,由校内导师评定;工程实践鉴定表由实习单位根据学生的工作表现签署意见并评定成绩(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两者都在及格及以上可以认定6个实践学分。
本方案自2012级硕士研究生开始实施。 |